​听故事、品美食,说说中华传统美食文化典故之 李鸿章大杂烩

2025-08-19 07:02 来源:网络 点击:

听故事、品美食,说说中华传统美食文化典故之 李鸿章大杂烩

不知道有多少非安徽小伙伴听说过甚至品尝过“李鸿章大杂烩”?小编第一次听说这一道菜,还是多年前看一部小说时,看到男主与朋友特地去品尝合肥特产时详细描述的。当时看到作者用了整整两个篇幅来描述合肥的特产美食,小编一下子就对其中的几个重点介绍的菜念念不忘了,李鸿章大杂烩就是其中之一。

看小说时看到主角们大烩名人就很好奇,后来小编就查阅了相关资料,也看到了一些食客对李鸿章大杂烩这道菜的评价,有人喜欢,当然也有人无感。小编却是喜欢的,味道很好,相信大部分吃货都会喜欢的。但更吸引小编的,却是李鸿章大杂烩这道菜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所以小编也想把它推荐给各位吃货们!

李鸿章大杂烩的来源有两个版本,时至今日也不是孰真孰假,但都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版本是说,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李鸿章访问美国时,在使馆宴请宾客。因中国菜可口,连吃几个小时,宾客仍未下席。此时,主菜已用完,厨师只得将做菜剩下的边角料,混在一起煮熟,凑成一道菜。宾客尝后连声叫好,并问菜名,李鸿章答:“好吃多吃!”岂料“好吃多吃”与英语杂烩发音相近,后来此菜便被命名为“李鸿章大杂烩”。这种说法似乎流传较为广泛,也得到较多人的认可。

还有一个版本流传得似乎不多,相传李鸿章去俄国参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并顺路访问欧美的时候,每日三顿都是吃西餐,很不习惯,在到欧美后,李鸿章便吩咐随行厨师将在当地购来的蔬菜、肉食等,按照中国菜肴的烹制方法“一锅煮”。

这“一锅煮”出来之后,食之鲜美可口,既能下酒、又能就饭,还不致于因繁琐的煎炒煮炸而耽搁了出访公务,李鸿章干脆每天就吃这个了,有时候宴请老外,当吃完后问及菜名时,李鸿章都随口说是“大杂烩”,自此欧美许多人都知道中国有道叫“大杂烩”的名菜。李鸿章回国后,仍嘱家人常做这道菜吃,更常以此待客。此后,“大杂烩”风靡全国,“李鸿章大杂烩”也就成了合肥名菜的保留品种。

事实上,早在李中堂之前就已经有人吃“杂烩”这道菜了。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就是公侯中的一个。其女孔德懋老人所写的《孔府内宅轶事》,就有这位衍圣公爱吃将别人吃剩的各种菜混在一起的“渣菜”的记述。《汉书·游侠传》有载,汉成帝时楼护,做过京兆吏,“楼君卿唇舌”为时人称道,甚得名誉。《太平广记》采摘《语林》、《世说》、《西京杂记》,皆言此人创制了当世之人称之为“五侯鲭”的佳肴。“五侯鲭”者,就是大杂烩。

典故不一定完全真实,不过美味的食物是最实在的。如果有机会去安徽合肥,一定要去尝试一下,咸鲜可口,醇香不腻的李鸿章大杂烩,不止为美食,也为这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

版权声明:本中心原创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中心确认文中描述、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热点资讯:

今日聚焦 | “港港”咱大南通的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东社

头条大票选 | 选出你心中的好房子,南通楼盘票选火热开启!

城心养老 全国旅居:南通星堡·银耀荟开启城市高端养老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