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媒体独家披露,中美确实在谈,有中国官员进入美国财政部

2025-09-18 18:22 来源:网络 点击:

韩国媒体独家披露,中美确实在谈,有中国官员进入美国财政部

最近几天,中美隔空对战那叫一个精彩啊,一边是特朗普政府坚称中美一直在谈判,另一边是中方多次辟谣,把全世界都绕晕了,究竟谁说的靠谱呢?

昨天4月27日,韩国媒体披露独家消息说,记者拍到疑似中国官员进入美国财政部,这事是真的吗?韩国媒体哗众取宠,还是另有隐情呢?

关于中美有没有在谈判,特朗普和白宫的说法,以及中方的多次辟谣,堪称一部悬疑剧。事情的经过,大家都看到了,我们就不重复了。

有人替美国人找了一种中间说法:两国一直有沟通,但都不是正式的。所以,在特朗普的理解中,他们在开会,而在中国官方看来,确实没有谈判。

这种说法很有市场,很多人还都相信了。但是,如果你认真看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原话,就不会那么认为了。

4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第一次辟谣,原话是:这些都是假消息,据我了解,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

4月25日,他再次辟谣:昨天,我和商务部的同事已经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美方不要混淆视听。

注意啊,中美两国有接触恐怕是难免的,但外部交强调的是,就关税问题没有进行磋商或谈判。

我们外交部答记者问,那是非常严谨的,而特朗普经常胡说八道,谎话连篇。

所以,我们相信特朗普在混淆视听,把其他事项的接触或沟通,当成关税问题谈判来混淆。

这事本来大家已经自行破案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但是,万万没想到,昨天一家韩国媒体横插一杠子,把事情又搅浑了。

4月27日,韩国《中央日报》的报道说,4月24日早晨,中美双方官员于华盛顿展开了一场“未公开”的会面,媒体拍摄到疑似中国高级官员及随行人员,进入美国财政部大楼的画面。

报道还提到了细节,让人不得不相信。例如报道提到,这位高级官员的具体身份尚未得到确认,不过一行人都佩戴了出席正在华盛顿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所需的身份证明。

那么,这个消息是真的吗?

事实上,这纯属韩国媒体哗众取宠的猜测,甚至是一眼假的消息。

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这里面的漏洞太大了,根本就无法自圆其说。

我们列举几个方面的疑问,大家来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呢?

1、如果真的是中方官员进入美国财政部,美方为什么不公之于众呢?

这两天美国记者逼着特朗普问,到底跟中方的谁谈了?美国媒体也纷纷质疑,白宫非常被动,根本无力应对,这事不就直接破解了吗?特朗普还用得着那么尴尬吗?

但是,美方竟然刻意低调处理,既未透露中方官员身份,也未说明会谈内容?如果真的谈了,特朗普早就洋洋得意,到处宣扬“取得重大进展”,“很快签协议”了。

2、最近,美国财政部正在主导多国谈判,正好G20财长和央行行长在华盛顿开会。

那么,有东方面孔,佩戴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所需的身份证明,进入美国财政部,不是很正常吗?为什么一定是中方官员呢?

G20成员国当中,除了中国,还有日本、韩国、印尼也都是东方面孔。

3、如果4月24日早上中美官员会面了,中国外交部不会否认,也没必要否认。

4、中国官员即使在参加G20会议期间跟美国官员会面,也不会选择去美国财政部,这是策略问题,懂得都懂。另外,也只有美国的盟友国家,才会被邀请进入美国财政部这样的机构。

根据我们媒体的消息,中国财长和央行行长都参加了这次的G20会议,期间与多国代表进行了双边会谈,就是没跟美国代表会谈。

这事很明显,我们早就表态了,在美国取消对等关税之前,没什么好谈的。

既然这事疑点重重,多半不是真的,那么,韩国媒体为什么要报道这种消息呢?

除了作为媒体本身炒作话题,制造焦点之外,我们还查了韩国《中央日报》的背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啊。

这个《中央日报》听起来挺唬人,很像是韩国政府的官方媒体,事实上并非如此。

《中央日报》是三星集团旗下的媒体,1965年由三星集团创办人李秉喆创立。

《中央日报》和《朝鲜日报》、《东亚日报》三家报纸被称为“朝中东”,它们都处于保守立场,都是亲美反北的媒体。

另外,众所周知,三星集团普通股中有55%的股份被外资掌握,绝大部分来自美国华尔街,而在优先股中,外资持股比例更高,高达89%。

所以,这个《中央日报》的立场很值得怀疑,炒作这个话题的目的,恐怕也不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