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原著中第一人神射手不是吕布,更不是黄忠

2025-09-23 19:30 来源:网络 点击:

《三国演义》原著中第一人神射手不是吕布,更不是黄忠

一提到《三国演义》射箭高手,

第一想到的应该是吕布:

射击事件:辕门射戟

射箭时间:白天

射击距离:一百五十步

射击目标:方天戟小枝

射击难度:固定靶,目标小,距离远。

第二想到的应该是黄忠:

射击时间:白天

射击距离:不详(感觉应该小于150步)

射击目标:关羽盔缨

射击难度:移动靶,当时三国战力天花板(吕布已死)

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能射中当时三国战力天花板关羽的盔缨,那难度系数得十分高。

其实不然,纵观整个《三国演义》原著,关羽数次被弓箭射伤胳膊:

第一次,过五关斩六将时被三流武将洛阳太守韩福一箭射中左臂;

第二次,大战庞德时被大将庞德一箭射中左臂,原著交待:急睁眼看时,躲闪不及。

第三次,关羽攻打樊城时,守将曹仁下令弓弩手一齐放箭,结果被无名弓箭手一箭射中右臂,而且翻身落马。

可能关羽是整个《三国演义》上中箭次数最多的名将(单论次数,不论中箭总数)。由此推断,关羽对冷箭的防范心理应该不是很高,所以黄忠射关公盔缨的难度系数将会大大降低。

其实,《三国演义》原著中箭法第一名应该是长坂英雄赵子龙。

很多人都忘了一件事:

借东风后,周瑜曾经派大将丁奉、徐盛杀诸葛亮。但是被提前来接诸葛亮的赵云用船救走,徐盛上船追赶时被赵云一箭射断徐盛船上蓬索,徐盛的坐船由于船帆落水而打横。吓得徐盛和岸上追赶的丁奉不敢再追。

虽然赵云这次显示箭法没有吕布辕门射戟和黄忠射关羽盔缨名气大,但是技术含量却远超吕布黄忠。

第一,射箭时间

众所周知,火烧赤壁可是晚上。原著中交待的清楚——周瑜派丁奉徐盛去杀诸葛亮时候是“三更时分”,丁奉徐盛回见周瑜时候肯定不会天光大亮,因为随后的火烧赤壁可是在夜里。

所以——赵云射箭时间与吕布黄忠白天射箭不同,是三更以后火烧赤壁之前

第二,射击距离

虽然原著中没有交待赵云射蓬索的具体距离,也许比不了吕布辕门射戟的一百五十步,但是:应该不会不近。

因为原著说——徐盛遥望前船不远。

虽说不远,但是能用遥望二字,可见不会太近。

第三,射击地点

与吕布辕门射戟固定靶和黄忠射盔缨不同的是:赵云是站在行驶在长江的大船上射另外一直行驶的大船蓬索。

最关键是:当时长江江面东风大作,诸葛亮和赵云的船是东往西行驶,后边是追赶的徐盛。

试想一下,在波浪滚滚、夜黑风高的长江江面上,赵云站在一条船上在逆风情况射断另外一条船上的一根绳子(能被箭射断的蓬索肯定不会太粗),难度系数远超白天射固定靶的吕布,和白天射盔缨的黄忠。

对于赵云是《三国演义》中箭法第一天花板这个观点,您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