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中国裁员最高赔N+11,行业罕见!为何这次力度最大?

2025-09-28 14:59 来源:网络 点击:

奔驰中国裁员最高赔N+11,行业罕见!为何这次力度最大?

2月26日,奔驰中国突然启动大规模裁员,涉及销售、金融两大核心体系,15%的员工面临职业危机。更引人关注的是,其" N+11"赔偿方案(最高可获N+11)创下国内车企裁员赔偿新高,甚至超越此前特斯拉、大众的补偿标准。为何奔驰中国此次动作如此"豪爽"?资深员工为何成裁员重灾区?

一、裁员风暴席卷两大核心部门

· 波及范围:销售、汽车金融公司全员"普裁",研发体系暂未受影响。

· 目标群体:五年以上老员工成主力军——因多数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企业需支付更高成本。

· 内部人士爆料:"部门几乎每个岗位都有人被约谈,早上还在开会,下午就收到通知。"

二、N+11赔偿方案暗藏玄机

1. 基础补偿:N(工作年限)+9个月工资,优于大众(N+6)、特斯拉(N+3)。

2. 额外福利:若被裁者两个月内未入职新公司,可再领3月、4月工资,总赔偿最高达N+11。

3. 计算示例:工龄10年的员工,基础赔偿为10×月薪+9×月薪=19倍月薪;若未找到工作,再加2个月工资,总计21倍月薪。

三、为何这次赔偿力度空前?

1. 利润承压:2023年奔驰在华销量同比下滑5%,面临电动化转型与价格战双重压力。

2. 合规成本考量:无固定期限合同裁员需支付更高赔偿金,企业或借机优化人力结构。

3. 品牌策略调整:聚焦高端电动化市场,缩减传统燃油车销售团队规模。

四、行业震荡:裁员潮下的车企生存法则

· 裁员趋势:2023年以来,国内车企已公开裁员超5万人,涵盖传统巨头(如宝马、奥迪)与新势力(如蔚来、小鹏)。

· 赔偿逻辑:越高端品牌裁员成本越高,但"高赔偿+缓冲期"可降低舆论风险。

· 员工应对:多位被裁员工表示,"虽然补偿丰厚,但心理落差巨大,资深岗位竞争激烈。"

结语

奔驰中国的裁员风波,折射出中国汽车行业在转型期的深刻阵痛。当"金饭碗"变成"限时令",高赔偿能否真正化解职业危机?这场涉及数万人的职场变局,或许正是行业洗牌的缩影。对于普通打工人而言,在拥抱高薪的同时,更需未雨绸缪——毕竟,没有一份工作能永远"保底"。

网友热议

@车圈老张:"N+11听着诱人,但拿着赔偿金找工作,如今行情这么差…"

@职场观察者:"无固定期限合同曾是员工的'护身符',如今却成了裁员刀俎上的鱼肉。"

@财经小林:"豪华品牌开始降本增效,国产新能源车的机会来了?"

数据来源

· 汽车像素《奔驰中国裁员内幕调查》

· 新浪科技报道(2024年2月27日)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3年度产销报告

法律提醒

被裁员工若对补偿方案有异议,可依据《劳动合同法》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通过劳动争议仲裁维护权益。

#奔驰##奔驰裁员##离职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