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青山湖社区:坚持共同缔造,探索“一家”治理模式

2025-08-05 19:29 来源:网络 点击:

黄石青山湖社区:坚持共同缔造,探索“一家”治理模式

极目新闻记者 梁传松

通讯员 王怡芸

美丽的青山湖,碧波荡漾,风景秀丽。坐落在黄石市黄石港区青山湖畔的青山湖社区,虽然是个老旧社区,但在包保单位和社区党委的共同努力下,正在出现一些全新的变化。11月21日,极目新闻记者获悉,自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来,黄石市黄石港区青山湖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联动机制,致力打造“一家”治理模式,建设“一家巷”“一家亲”“一家人”,解决居民房前屋后的大小事情,扎实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走深走实,在活动中,青山湖社区探索出“三字共谋、三出共建、三类管理、三方评价、三化社区”的“5个3”工作法。

大家的事大家定,居民举手表决

坚持“三字”共谋,让居民当主角

通过“讲、议、定”,让居民充分参与社区公共事务谋划与决策,提升居民主人翁意识。

带头讲。在小区设置“议事亭”“百姓讲坛”,动员社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带头讲,鼓励群众互相讲。在街头巷尾、茶余饭后讲政策、提想法、说打算,在“讲”中保障居民知情权,凝聚民心。

凝聚民心,社区组织居民提想法

共同议。搭建“红色议事亭”“微信议事群”协商议事平台,把议事场所从会议室搬到小区广场、楼栋庭院,常态化召开网格员会、楼栋长会、业主代表会,围绕小区“怎么建”“谁来建”“如何管”等问题征求大家意见,形成居民来参与、众人来商量、办法大家想的议事机制,在“议”中保障居民参与权,凝聚民智。

大家定。严格落实民主决策机制,对涉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秩序、财务收支等与居民公共利益有关的事务,坚持“大家事,大家定”,在“定”中保障居民决策权,凝聚合力。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该社区共组织召开各类板凳会、宣讲会32场次,累计收集居民意见建议26条,已协调解决24条。

凝聚民智,居民在一起议事

动员“三出”共建,让居民当主力

社区党委通过微信群、公示栏、小喇叭,发出“共创幸福大家庭”倡议,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党员和楼栋长、小区居民等各方召开动员会议,发动党员先行、群众共建,在社区内形成了“全民共建”的浓厚氛围。

动员“出人”。动员社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党员、行业工作者等群体参与社区工作,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青山花园小区以党员牵头认领共管责任区,带动群众自觉参与的方式,小区成立了“公共区域共管队伍”,同时摸底小区居民中医生、教师、水电工、理发师等专业技能人才,由小区党员、群众组建了医疗志愿服务队、教师志愿服务队、文体活动志愿、水电工维修服务队、红色驿站施工监督队伍5支志愿服务队伍。公园路5号楼、7号楼居民自发推选出12人的“共管队伍”。

动员“出力”。充分依靠居民群众这个动力源,动员居民自愿投工投劳。在高专小区斋公山路7-2号楼,居民自发投劳完成5个单元的楼梯磨砂铁锈、调配刷漆工作。在斋公山路居缘小区,居民主动投工参与门禁更换、晾衣杆安装、环境美化等工作。

动员“出资”。坚持以共同缔造理念推动美好家园建设,汇聚政府、社会、群众三方力量,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在青山湖小区“一家亲”便民服务驿站,住在小区的政协委员自掏腰包购买两套“共享桌椅”,供居民使用。在公园路“一家巷”,退休党员楼栋长熊佑明捐赠板凳给居民共用。在公园路5号楼、7号楼,居民自筹资金万元更换单元门禁。

凝聚合力,居民的事大家定

推行“三类管理”,让居民当管家

探索建立社区、业委会或自治委员会、居民代表多方齐管、全民共管机制,凝聚管护合力。

项目清单化,推行制度监管。推行政务公开、法治宣传、文明评比进小区,推动社区治理制度化、精细化。

划分责任田,推行包片管理。由小区业委会或自治委员会负责划分公共区域责任区,制定管理制度和评比制度,带动居民中的退休人员认领花坛、充电车棚、健身设施、单元楼道等公共区域,挂牌上岗,每月定时对责任人管理区域进行评价。

建立积分制,推行激励管理。社区党委依托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时间银行”,居民参与小区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环境卫生等维护认领可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卡可兑换日间照料中心各项医疗、日托服务,家属也可共用,推动全民共同管理小区。

一家巷社区居民的板凳会

开展“三方”评价,让居民当评委

居民自我评。定期开展自评会议,由业委会组织网格员、物业公司代表、楼栋长、单元长等参会,认领了共管责任区的居民在会上阐述总结工作内容及困难,交流工作经验,针对物业管理的青山花园小区,提出物业公司管理服务不到位之处,无物业管理小区对标创文标准,以小问题不出楼栋,大问题不出网格协商解决。

小区相互评。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对小区居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楼栋公约开展评比。每周五定期开展小区交叉互评,结合周五“志愿服务日”活动,落实网格化志愿服务,组织各小区居民代表互相交流学习,评出“文明楼栋”“最美楼栋长”等,颁发流动奖牌和旗帜,并在居民群众广泛宣传,营造“比赶超”的争创氛围。

社区大家评。健全民主评议机制,对社区重要工作和重大事项及时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的意见和评价,发挥好居务监督委员会等群众组织的监督功能,调动辖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对于群众评价不高的事项及时整改到位,对群众合理化意见及时采用实施,让群众看到建言成果。

在青山路“一家亲”驿站建设过程中,居民“夜话会”上提出安装休憩桌椅,社区通过居民群发动,由政协委员杜良园捐资在驿站外配齐了两套桌椅,公园路5号楼、7号楼提出楼栋单元清扫不能依靠某一个人,社区安装了“共享扫帚”鼓励居民轮流打扫。

一家巷社区居民的板凳会

打造“三化”社区,让居民享成果

自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来,在市、区、街包保部门的指导下,根据群众的建议和意见,青山湖社区着力打造标准化、精细化、人文化的宜居小区,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阵地建设标准化。以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为契机,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红色驿站”等服务阵地,将“两代表一委员”、辖区单位及党员的各种资源下沉社区,实现居民服务便利、协商议事规范、自治服务队伍完善。

社区服务精细化。围绕全科社工工作,打造“全科全岗、全心为民、高效服务”的社区工作队伍,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门受理”服务模式基础上积极探索“全科窗口”和“全科社工”服务新模式。以服务党员、群众为核心,以创新社会管理为重点,扎实用好五共″工作法,提升全科社工队伍的综合治理及服务能力,深入群众了解民生民情,以小切口为有不同需求的居民提供全方位的贴心服务,不断提升基层社区服务站服务居民的能力。

志愿服务常态化。以“365志愿服务队”党建品牌为基础,依托7个网格党支部、6个小区业委会和4个自治委员会等群众自治平台,组建巾帼艺术团、美丽俏夕阳、石榴红时装协会等文艺团队和助教志愿服务队、医护志愿服务队、水电维修志愿服务队等学雷锋专业志愿服务队,开通“文明爱宠”“文明护花植绿”“同心抗疫”“微跳蚤市场”等微信交流群,开展“读书分享会”“小区运动会”“赏花会”等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切实让小区居民共享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

(通讯员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