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王敏佳的遭遇是咎由自取?还是应该被同情?

2025-08-27 06:13 来源:网络 点击:

《无问西东》王敏佳的遭遇是咎由自取?还是应该被同情?

在《无问西东》这部跨时空的电影中,王敏佳(章子怡饰)的角色命运尤为引人深思。

她起初是一个美丽、大方、令人羡慕的女孩,最后却被指责和唾弃、被打得遍体鳞伤。

她的遭遇是咎由自取?还是应该被同情?

一、个性与善良

影片中,王敏佳、陈鹏和李想,一起长大、关系十分要好的三人一起去看望中学班主任许伯常。

没想到三人看到的却是许老师正在遭到妻子刘淑芬家暴的场景。

看到自己的老师不还嘴、不还手,默默忍受着妻子的打骂和欺辱,王敏佳眼中充满了愤怒,骂了一句“老疯子”,随手抓起一把藤枝砸出去,被陈鹏和李想及时制止。

随后陈鹏说出事情的来龙去脉:“师母供许老师读完大学以后,许老师要悔婚,师母拿刀子去学校,以死相逼,许老师才娶了她。从此之后,师母人就变了,她也挺可怜的。”

面对陈鹏的理性和同情,王敏佳的愤怒没有减少一丝,说道:“可伶就能这么打人啊!”

虽说王敏佳主观臆断、冲动、管闲事,这是她的个性使然,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她的善良。正因为善良,看到恩师被欺辱打骂时,才会如此愤怒。

随后,王敏佳和李想瞒着陈鹏,偷同事的病历本,匿名拓印了一封对刘淑芬的批评信。信中依旧延续了王敏佳极具个性的写作风格:一逗到底,结尾三个感叹号。

王敏佳愤怒的眼睛和信中,折射出的是她的个性与善良。

有个性,本不是问题,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因为如此张扬的个性,王敏佳给自己埋下了一颗地雷。

后来写信的事被揭发时,王敏佳看到李想逃避的眼神,毅然选择一人扛下了所有。这,难道不也是她对善良的坚持吗?

二、虚荣与真实

1.对爱情

影片中,在清华大学苦读的陈鹏来找在医院中药室工作的王敏佳,尽管戴着口罩,也掩盖不住两人对视时,王敏佳眼中朦胧的爱意。

这是王敏佳出现的第一个场景,如果没有接着往下看,大家是否都以为王敏佳已经“心属”于陈鹏?

与陈鹏、李想在天安门广场合影时,王敏佳无意识地将头倾向了陈鹏那一边,这也映射出王敏佳的内心。

然而,当李想写下一封血书,主动申请到边疆支援时,他的大爱让所有人鼓掌致敬,王敏佳的眼中也流露出欣赏与一丝自豪。欣赏的是李想的奉献精神与崇高理想,自豪的是,这样一个让所有人敬佩的男人,喜欢的是自己。

后来,又听到身为西医的李想说,因为边疆没有先进设备,想学习针灸,造福边疆的人民。

王敏佳有些意外地看向李想,对他的欣赏又多了一些。

随后王敏佳主动伸出胳膊给李想试“穴”,李想轻轻扶着她的胳膊,两人眼神交汇,隐隐碰撞出“火花”......

最初,王敏佳对李想很明显只有同学和朋友的情谊,而此时,眼神中却多了一份爱意,如同当初看向陈鹏的那份爱意。

如此转变,不得不说,是对李想的欣赏和那份虚荣心促成的。

王敏佳和李想试“穴”暧昧的一幕被陈鹏撞见并误会。陈鹏心灰意冷,决定放手去研究所工作。

见陈鹏很久没有出现,王敏佳又主动到宿舍找陈鹏,一脸天真无邪地“示好”——“是我惹你生气啦?”“核是什么?”

陈鹏拉着王敏佳跑遍清华校园,解释什么是“核”,最后深情地看着她,说道:“其实我们古人早就描绘过这样的情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回去的路上,王敏佳有些恍惚,面对陈鹏的“疯狂”与深情,她的似乎又动摇了。

她无法面对爱情中那个真实的自己,她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对陈鹏真实、纯真的爱,但她又不愿拒绝李想,这个更能满足她虚荣心的男人。

后来写信的事被揭发,而李想并没有站出来。

王敏佳拉上帘子,坐在床上,看着被李想试针扎出血的手臂,又想起陈鹏不顾一切拉着自己奔跑的情景。

王敏佳才明白,如同李想扎错穴位一般,自己看错了人、选错了人。

然而,一切已经太晚了。

2.对过往

当王敏佳坐在长廊上,在一个人来人往的热闹场所,主动招呼同事们欣赏自己与毛主席的合影、炫耀向毛主席献花的经历时,可以说,王敏佳的嘴角和眼神里那股毫不遮掩的张扬和虚荣让人心生厌恶。

一个同事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又摸了摸王敏佳的头发,随后眼神中带着不满和不甘离去。身后另一个同事说了一句“又是这个!走吧,走吧!”还有人说“臭显摆什么呀!”

显然,王敏佳的姿色与资本,在她的张扬炫耀下,已经让很多同事不满,并心生嫉妒了。

这也悄然种下悲剧的种子。

随着剧情的发展,王敏佳写信的事情被揭发,还被刘淑芬污蔑勾引自己的丈夫。

一瞬间,她成为了众人指责和唾弃的对象。

一直嫉妒她的同事,也趁机落井下石。有人谎称护理报告经常被偷,想栽赃给王敏佳;有人反映王敏佳经常背着大家给台湾的表叔写信,污蔑她是潜伏的特wu。

随着组织的进一步调查,发现王敏佳一直炫耀的给毛主席献花、与毛主席合影的经历,竟是捏造的!

被揭穿后,王敏佳不甘地说:“我一直希望那天我没有生病,那个站在毛主席身边的女孩,本该是我......”

这些年,为了完美谎言,王敏佳每年生日都会在天安门拍一张与毛主席像的合影。

本来只是虚荣心作怪、只是无法面对那个错过给毛主席献花的自己,如今,却被问到:“你要交代,你背后还有谁,叫你从那么小就撒这个谎,你们如此处心积虑地捏造这个谎言,目的到底是什么?”

至此,王敏佳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可是,一切已经晚了。

三、重生与觉醒

在批dou会上,面对组织定下的一宗宗罪状,又听到对面广场李想在表彰会上表态:“我们必须和过去的陈旧势力和当今的fan动势力,划清界限!”

此刻,王敏佳内心深处彻底崩溃和绝望

她不由得轻蔑一笑,她在笑自己,她笑自己的傻、笑自己的虚荣、笑自己眼瞎......

然而,她的笑在群众看来,是不知悔改,是轻视。这一笑,彻底激怒了众人。

王敏佳被打得遍体鳞伤、失去脉象时,陈鹏才赶到。

在鬼门关门口转了一圈后,王敏佳在磅礴大雨中醒来。陈鹏把她带到自己家乡云南,用自己的爱托住坠入深渊的王敏佳。

起初,王敏佳无法面对面目全非的自己。她开始自卑,害怕拖累陈鹏,害怕陈鹏嫌弃现在的自己。而陈鹏真挚、始终如一的爱让王敏佳慢慢复苏。

渐渐地,她开始面对镜子中不再完美的脸,学会了接受,学会了放下,学会了坚强。

故事的末尾,是王敏佳踏上寻找陈鹏的旅途,留给观众的是她坚定的背影,和面对未来,无问西东,无畏前行的决心。

写在最后

无法否认,王敏佳有着自己的善良,她的本心并不坏。但她张扬的个性和虚荣心实在让人厌恶,她也为此受到了极端的惩罚。

然而,脱离时代背景的评论往往过于片面和狭隘。

王敏佳所处的时代是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正值一个特殊时期。正是在这样时代背景下,王敏佳的行为被无限放大,刘淑芬的故意污蔑、同事的栽赃陷害、群众不理智的殴打......才一环扣一环发生。

王敏佳的遭遇其实更多的是时代的缩影。

无论是咎由自取,还是时代的缩影,最重要的是,王敏佳最终明白了真实的可贵,并拥有了面对自我的勇气。

也许结局不完美,但我们看到了她重生后的觉醒和自我救赎。

王敏佳的故事,是人性的矛盾与时代悲剧的缩影,她的觉醒,不仅是个人的重生,更是直击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在这样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的世界,我们有太多的无可奈何,我们有太多的无法掌控,我们看到、听到、想要的太多太多......于是,我们总是忽略了那个真实的自我,忘记了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王敏佳的觉醒也是在提醒我们:只有面对真实的自我,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请勇敢地拥抱那个真实的自己,无畏前行!

正如电影里所说:“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电影#电影无问西东#影评#深情解读的写作课

@深情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