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华起义的影响甚至可以与南昌起义相提并论

2025-09-11 05:57 来源:网络 点击:

渭华起义的影响甚至可以与南昌起义相提并论

渭华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在陕西地区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

渭华起义

如果说“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那么,渭华起义在陕西地区的作用和影响力完全可以比肩南昌起义在全国的作用和影响力,甚至可以扩散到其他省份。

高塘镇渭华起义雕像

1928 年,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陕西同全国一样,革命转入低潮。危难存亡之际,在党的 “八七” 会议精神指引下,1928年5月,在陕西省委领导下,刘志丹、唐澍等共产党人毅然率领西北军新编第三旅(许权中旅)发动起义。起义部队改编而成的 “西北工农革命军”,聚集了我们党在北方地区最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才,全军近千人,拥有4个大队和赤卫队、骑兵分队,有力地反抗了国民觉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其嚣张气焰。

1928年6月20日,国民党军队又向我西北工农革命军和陕东赤卫队发动新的进攻,战斗残酷而激烈,为掩护司令部和群众撤退,廉益民、吴浩然、薛自爽等领导人壮烈牺牲,部队转入南山,渭华起义结束。

从主观上讲,二者都具备一定的社会基础

渭华地区是陕西最早传播马列主义、建立党团组织、开展革命活动的地区。早在1922年,董必武同志就派王尚德由武汉回乡在渭华地区建立党团组织。“到1927 年,渭华地区已发展觉员 497 人,在农村已建立起70 个觉支部,有觉团员 1000多人。” 大革命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渭华地区的学生运动、农民运动也搞得轰轰烈烈。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力量虽然遭到打击,但党团组织没有受到严重破坏。

渭华起义

从客观上讲,起义所依靠的武装力量来看,南昌起义所依靠的军队主要集中在国民党人张发奎统帅的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中,其中包括贺龙、叶挺等部队,这部分军队经过北伐战争的锤炼,具有较强的战斗力,比如说叶挺的独立团。而渭华起义所依靠的是许权中旅,是由大革命时期的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部政治保卫队和中山军事学校学员组成的。虽然它的战斗力不如南昌起义部队,但是它有一个优势,就是这支部队的骨干人员都是共产党员,这就可以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进而转化为战斗力。

从容观上讲,二者都面对进退两难的处境

1927年7月15日,武汉政府实行“分共”后,就调动军队对贺龙、叶挺部队驻地采取合围之势,并且张发奎对这部支军队也产生了不信任感,局势已到达千钧一发的关头。

南昌起义

渭华起义的主干力量——许全中旅也面对着类似的情况,甚至处境更为复杂。他夹杂在西北军冯玉祥和陕军李虎臣与冯子明这三股势力之中,在夹缝中求生存,随时面临着成为他们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不当机立断而稍有迟疑,这点仅有的革命武装力量必将完全断送。

渭华起义的意义

渭华起义虽然结束了,但渭华起义的革命火炬却并未熄灭。渭华起义中的一批领导人和革命骨干刘志丹、谢子长、王泰吉、许天洁等同志,深刻总结渭华起义的宝贵经验与教训,他们和习仲勋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并肩战斗,把革命的火种引向了渭北、陕甘边和陕北,创建了陕北红军,创建了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陕甘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胜利提供了落脚点,成为八路军全面抗日的出发点,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