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普尔——伊斯兰教朝圣发源地

2025-09-23 19:37 来源:网络 点击:

尼普尔——伊斯兰教朝圣发源地

尼普尔遗址(Nibru),位于伊拉克巴格达以南约 200 公里处,建于 7,000 年前,曾是苏美尔人最早的宗教中心。当时,朝圣者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接受神的祝福。

古代苏美尔人创造了城邦、发明了农业,他们改良了轮子,创造了文字,我们目前使用的60 分钟计时法,也来自苏美尔人。几千年来,这片曾经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了伊拉克,伊斯兰教成为主要宗教。但是,尽管神灵已经改变,但现代伊拉克人仍然像第一批前往尼普尔的旅行者一样重视朝圣。

虽然尼普尔本身不是政治中心,但其宗教中心的地位意味着尼普尔能吸引来自各个地区的信徒。目前,考古学家在尼普尔发现了大约 30,000 块泥板,该遗址的大部分区域目前仍未发掘。由于其地理位置偏僻,在沙漠边缘,也让该遗址免受盗墓者打扰,其历史风貌得到保留。

朝圣,在中东依然是一项重要的宗教活动。每天,成千上万来自伊拉克其他地方和世界各地的什叶派信徒,抵达卡尔巴拉和纳杰夫,在圣城的圣殿里祈祷。许多伊朗人参加有组织的宗教朝圣之旅,他们经常直飞往纳杰夫,再前往卡尔巴拉的圣地。

伊斯兰教早期,伊拉克不仅在巴比伦文明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还帮助培育了伊斯兰教,并在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创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分支出现在公元 632 年,即先知穆罕默德去世后不久,当时爆发了一场关于谁应该接替他成为伊斯兰教新领袖的争论。一个后来被称为什叶派的团体支持穆罕默德的堂兄兼女婿阿里·本·阿比·塔利卜,或伊玛目阿里。他于公元 661 年在伊拉克库法去世,并被埋葬在纳杰夫。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陵墓周围建起了一个巨大的神殿建筑群,成为什叶派穆斯林在世界上最大的朝圣地之一。除了伊玛目阿里陵墓外,纳杰夫还有一座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墓地,埋葬着 500 多万人。

瓦迪乌斯萨拉姆墓地,意为和平之谷,占地约 10 平方公里,建于 1400 年前。许多什叶派穆斯林希望被埋葬在这座靠近伊玛目阿里陵墓的墓地中,平均每天有 80-120 人下葬。但在 2014 年至 2017 年底期间,什叶派民兵和伊拉克正规军与圣战组织伊斯兰国(IS) 交战,埋葬人数上升至每天约 150-200 人。当时,伊斯兰国控制着伊拉克约 40% 的领土。在前往前线之前,许多与伊斯兰国作战的人都来到伊玛目阿里的圣殿祈祷,如果战死,就将他们埋葬在墓地里。

纳杰夫以北约80公里是卡尔巴拉。另一个什叶派主要朝圣城市。这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神殿。第一座是侯赛因·伊本·阿里的陵墓。Husayn ibn Ali是什叶派第三任伊玛目,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孙子。他于公元680年在卡尔巴拉附近,被倭马亚德哈里发亚兹德一世的士兵杀死。

同样在Karbala和Husayn ibn Ali神殿对面,通过一条宽阔的步行道与之相连,是另一个重要的什叶派朝圣地:Al-Abbas神殿。阿巴斯是阿里·伊本·阿比·塔利的儿子,侯赛因·伊本·阿里的同父异母兄弟,在卡尔巴拉战役中担任侯赛因的旗手,也死于同一次战斗中。

在2023年的朝圣之旅中,有2500万人参加,这使Arbaeen成为迄今为止地球上规模最大的年度朝圣之旅,相比之下,只有大约250万朝圣者参加麦加朝觐。

今天,这些古建筑再次恢复了往日的辉煌,成为信徒们的朝圣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