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六勇士”续集来了!新警事儿独家连线辅警符杰

2025-06-23 17:41 来源:网络 点击:

“成都六勇士”续集来了!新警事儿独家连线辅警符杰

近日,四川成都一位辅警和五位群众合力勇擒持刀犯罪嫌疑人的英勇事迹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纷纷转发相关报道。新警事儿记者独家连线采访了正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辅警符杰,听他讲述勇斗凶徒背后的故事—

视频连线拨通后,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张绑着医用纱布的脸——从左边鼻翼到上唇,符杰的脸上共被缝了21针,加上左前手臂被缝的18针——这是符杰勇擒持刀犯罪嫌疑人的“代价”。

“他从小到大没有受过这样的伤。”符杰的母亲夏小丽说着说着,禁不住眼里泛起泪花,“但我还是为儿子感到骄傲,那么危险的情况,他没后退,你说是不是?”

夏妈妈说的“危险”,发生在8月8日。

当天17时许,作为成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第五分局勤务辅警的符杰为了保护群众,与一名持刀犯罪嫌疑人对峙,面部、左臂受了伤。但是,他顾不得疼痛,坚持将群众挡在身后。

视频加载中...

十万火急之时,一名群众手持两把铁铲赶来助阵,另一名热心群众拿起路边的临时标牌也赶来帮忙……先后有5名群众加入到制伏嫌疑人的队伍中。

从示警到成功制伏嫌疑人,整个过程持续不到3分钟。缓过神来后,符杰说的第一句话是,“刚才帮我的群众有没有事?”而此时,鲜血早已染红了他的衣服。

“疼吗?”

“当时没有感觉,只想着情况危险,不能让群众受伤。后来医生给包扎时,才感觉到疼痛。”

“怕吗?”

“不怕,我觉得我圆满了。”

“为什么?”

“我从小对警察就很憧憬,影视作品里面抓捕罪犯的警察太厉害、太帅气了!如今,我也亲手制伏了犯罪嫌疑人,圆满了!”尽管小半张脸被纱布覆盖,符杰脸上的笑意还是洋溢开来。

“当然,也不全是我的功劳。和我一起的群众帮了很大忙,我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们。”符杰说道,他打算出了院之后,向帮助他的5名群众当面道谢。

“我这几天有看新闻,看到‘铲子哥’(第一位冲上前帮助符杰并递给符杰铁铲的群众刘万刚)说:所有人都退就都会受伤,只要有一个人上去,后面肯定有很多人会上去。我觉得这句话说得特别好,我冲上去,群众也冲上去,我心里觉得很温暖。”

符杰和5位见义勇为群众的事迹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他们被称为“成都六勇士”。

这让符杰很不好意思,性格腼腆的他有些害羞,“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种情况,换做我们任何一个同事,也都会这么做。”

符杰对工作的热爱、对职责的坚守,从他母亲的言谈中就能看出——夏妈妈不善言辞,话语不多,但是,短暂的对话中,“干一行、爱一行”这句话,她重复了好多遍。

“干一行、爱一行。”言语朴实,掷地有声。

符杰用实际行动证明,他没有辜负父母的教诲,没有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

“符杰是我们大队中年龄比较小的,但是面对危险,他没有退缩,而是勇敢的上前制止犯罪行为。他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是我们的榜样!”符杰的战友张龙说。

符杰不顾自身安危、勇斗凶徒、一心护民的英雄情怀深深感动了人民群众。他所就诊医院的一位护士被他的事迹所感动,特意赠诗一首——

“常恨英雄无处寻,锦城男儿勇相迎。

爱岗敬业犹为民,冲锋陷阵真性情。

智勇美德众人和,速以强功制恶行。

无意街头夸身手,但求众安天下平。”

——赞成都警民

【短评】警民携手,是这个故事里最温暖的光

《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60余家知名媒体争相报道;短短一天时间,网络浏览量突破2亿,点赞量达到8千万……“成都六勇士”火了,大火了。

危险面前,广大民警辅警总是毅然选择“逆行”而上,将人民群众护在身后——这样的故事,我们见过很多,感动很多。

而“成都六勇士”的故事,则带给了我们别样的思考——护佑平安的路上,不仅有广大民警辅警的无畏坚守,更有人民群众的仗义参与——这,才是这个故事里最温暖的光。

退伍军人、送菜骑手、外卖小哥……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份,但在那一刻,他们都是英雄,守卫城市安全、百姓安宁的英雄。

当前,正值公安机关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广大公安民警辅警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进打防管治各项工作,全力挤压违法犯罪空间,确保社会治安稳定,取得了一系列战果。

警力有限、民力无限。

正如一位网友评论:社会处处都有正义的人民。最大限度将人民群众发动起来参与到社会安全治理当中,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带动更多人,不失为公安机关全力推进平安建设的“一剂良方”。

“成都六勇士”让我们看到了辅警的英勇无畏、群众的见义勇为以及警民携手所产生的巨大正能量。

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民公安报记者邵磊 谭广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