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博弈论——最大笨蛋理论

2025-08-01 22:00 来源:网络 点击:

生活中的博弈论——最大笨蛋理论

上期我们讲了三个臭皮匠 ,胜过诸葛亮。众人一心,其力断金的博弈模型——猎鹿博弈。今天我们讲一讲最大笨蛋理论——博傻游戏。

说到最大笨蛋理论,我们必须首先要了解一下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其人。

凯恩斯生于1883年6月5日。1946年4月21日去世。享年63岁。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190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1908年任皇家学院研究员。1911年长期担任皇家经济学会的主编,还多次担任政府经济部门官员。1919年任英国财政部的巴黎和会代表。二战期间曾任英格兰银行董事。1942年被封为勋爵。1944年,率英国代表团出席在布雷顿召开云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并且筹划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银行”。除了政治方面的活动以外,凯恩斯在1908——1914年还在剑桥大学任教。为了能够自由而专注地从事学术研究免受金钱的困扰,于是1919年8月他借了几千英镑做远期外汇投机去了,仅4个月时间,他就净赚一万多英镑。在当时相当于他讲课10年的收入。3个月后凯恩斯把赚到的利润和借来的本金亏了个精光。7个月后,凯恩斯又涉足棉花期货交易,大获全胜。于是他又去炒股票。直到1937年,他因病金盆洗手的时候,已经积攒起一生享用不完的巨额财富。由于凯恩斯的丰富经验和人生阅历及经济学知识使他意想不到的又获一具大贡献——最大笨蛋理论。这一具大收获在课堂上是不可能产生的。

真正明确地归纳为最大笨蛋理论的学者是马尔基尔,他认为,凯恩斯的最大笨蛋理论可分成两类博傻:一类是感性博傻,一类是理性博傻。前者,在行动中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进入一场博弈游戏,也不清楚游戏的规则和必然结局。而后者则清楚地知道博傻及相关规则,只是相信当前状况下还有更多的傻瓜的投资者即将介入,因此才投入一定的资金赌一把。

因而选择博傻策略的人无须认真研究个股基本面,唯一要关注的就是股价的走势和交易量的表现。追涨杀跌在最杰出的股票操作者切尔斯的名言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它一直跌下去,我会卖到它跌到零为止。如果它涨个不停,我会买到它升到月球为止。”

当然,要真正博得“博傻游戏”精妙之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1593年,一位维也纳植物学教授到荷兰的菜顿任教,他带去了在土耳其栽培的一种荷兰人此前没有见过的植物——郁金香。维也纳教授开始以低价卖出,以高价收购。没想到荷兰人为它如痴如醉,于是教授认定可以大赚一笔,就这样大炒特炒。郁金香被种在千家万户荷兰人的花园里,后来,郁金香受到花叶病毒的侵袭,病毒只有教授有方法可以根除,并且病毒使花瓣生出一些反衬的彩色条,因于病郁金香成了珍品。于是有了开始囤积病郁金香茎根,又有更多的人出高价从囤积者那儿买入,并以更高的价格卖出。1638年维也纳的植物学教授终于回国,五年的郁金香狂热悲惨落幕。饶有意味的是,牛顿参与了这场游戏,并且不幸成了最大笨蛋。他因此感叹“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但人们的疯狂实在难以估计。”

最后要说的是最大笨蛋理论也被称作“冤大头理论。”要想不做冤大头必须要懂慨率。这就是我们下期要讲的话题。

网友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