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仨总理上场,俩亲自上阵,1972年“黑九月”恐怖劫机案

2025-08-02 12:59 来源:网络 点击:

以色列仨总理上场,俩亲自上阵,1972年“黑九月”恐怖劫机案

1972年5月8日,一伙巴勒斯坦武装“黑九月”组织的特战队员悄悄碰头。

他们带着手枪和炸弹,避开层层检查,登上了比利时萨比娜航空公司(Belgian Sabena Airlines)的571号班机,这架波音707从布鲁塞尔飞往维也纳,将飞往以色列特拉维夫。

登机的武装分子共4人,分别是艾哈迈德·阿瓦德(Ahmed Awad)、阿巴德·阿齐兹·阿特拉什

(Abed al-Aziz Atrash)、特蕾莎·卡尔萨(Theresa Khalsa)、丽玛·坦奴斯(Rima Tannous),两男两女。

卢德机场降落的飞机,以色列士兵埋伏在草丛中

当飞机穿过奥地利上空的时候,特蕾莎和丽玛·坦奴斯离开座位,她俩来到洗手间并拿出了身上藏匿的炸药和枪支。

接着她们走出洗手间,在门口将枪支交给另外两名男性,然后带着炸药立即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艾哈迈德·阿瓦德和阿巴德·阿齐兹·阿特拉什举起手枪,宣布“我们已经接管了这架飞机”。

乘客们有点搞不清楚情况,窃窃私语。

劫机者大喊:“安静!我们的目标只是释放被犹太复国主义者关押在监狱里的人!”

过道上的空姐看到了手枪,吓得浑身发麻,颤抖着说不出话来。

他们扒拉开空姐,冲进了飞机的驾驶舱。

男人用枪指着飞行员的头,对飞行员威胁道:“如果不听话,我们就引爆炸药!”

随后特蕾莎也走进驾驶舱,为飞行员展示了炸弹。

飞机上载着共97个乘客和机组人员,而且武装分子还持有手枪并控制了驾驶舱,机组只得秒跪。

50岁的飞行员雷金纳德·利维(Reginald Levy)妻子也在飞机上,他表示服从武装分子的要求,可以飞到他们需要的目的地。

实际上,武装分子们并没有改变飞机的航向,他们的目的是威逼以色列政府,换取被以色列关押的315名巴勒斯坦囚犯。

而飞机上的97个人,就是“黑九月”的交换肉票。

雷金纳德·利维机长

特蕾莎·卡尔萨当时只有18岁,她穿着时髦的套装,年轻漂亮,把自己打扮成一位美丽的游客。

后来她接受采访时告诉别人:“我当时就是想炸掉飞机……”

飞到巴勒斯坦上空时,四个劫机者兴奋而雀跃,他们互相拥抱并高呼:“我们到巴勒斯坦啦!”

随即告诉飞行员准备降落,并开始与以色列方面联系,告之:“飞机在我们手里”。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们很认真,为了确保那315个“被以色列拘留者”完全无误,他们一路上都在对以色列方面念送并确定名字。

以方也乐得这些闲事能分散劫机者的注意力,至少他们在纠结名单的时候,不会去折腾别的。

这份名单很快就被以方统计下来并发到了军情局长手中,并传达给女总理梅厄。

根据以方的叙述:恐怖分子说他们有炸弹,倘若不达成他们释放315个被关押武装分子的要求,那么他们就会把飞机炸飞!

大卫·埃拉扎尔在现场指挥

实际上,当时的以色列大佬都为这件事震惊了,从交通部长佩雷斯到以色列国防军参谋长大卫·埃拉扎尔等都跑到了卢德机场(即今天的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处理劫机事件,并建立了“代号-同位素行动”的应对方案。

下午五点15分,飞机降落在卢德机场,以色列人开始与劫机者展开对峙。

国防部长摩西达扬终止了在西奈半岛的访问活动,推掉了去耶路撒冷的计划,乘直升机直接来到现场坐镇。

这时,恐怖分子还在复述着“名单”,与以色列的军情人员东拉西扯,但没多久他们就发来新的要求——把飞机的‘电源’接上!否则我们立马起飞!

原来,以色列人没给飞机接驳地面动力系统,在中东闷热的空气下,飞机只能不断消耗燃料,机舱内的环境开始变得恶劣,甚至开始出现缺氧状况。

以方迅速做出反应——以提供接驳能源和食物为借口,将化妆成地勤的特战人员送过去。

登机梯人员脱光了衣服以获取信任

“飞机起落系统有问题,你们没办法起飞,油料也不够,我们也不想出现伤亡,让我们的机械师过去。”

“可以,但什么都不准带,包括对讲机!”劫机者同意了。

于是,一队撑着摆渡车,穿着白色工作服的人员靠近了,车上还载着大大的飞机轮胎。

劫机者神情紧张,语气激动,他们将飞机上的工程师驱赶下去,要求他监督维修工作。

但劫机者非常敏感,他们发现地勤在远处使用无线电时勃然大怒……马上离开!快滚!你们不许靠近了!

于是,一切接触都暂时停摆,以方以“需要时间核实名单”为由,继续拖延了下去。

以色列内部也吵作一团,很多人表示要放就放吧,毕竟机上有近百条性命,目前也没有好的解决方案,连靠近飞机都不行。

参谋长大卫·埃拉扎尔表示反对,他认为不应该交换囚犯,更不应该妥协。

国防部长摩西达扬支持了这个决定,并且通过塔台对劫机者提出了一个老奸巨猾的问题:

“我们可以把人放了,可是这300多人你们准备让他们怎么办?”达扬如此问道。

黑九月们顿时哑火,是唷,300多个人呢!难道还指望以色列出趟车队把他们客客气气送走?

于是黑九月们拒绝回答这个问题,他们改口要求给飞机加注燃料,他们要把飞机飞到埃及开罗去。

以色列军情们迅速给出了制定好的套路:你们这架飞机真的存在机械维护问题,它不能支持第二趟飞行,因此可能会在开罗降落时出事,你们需要机械师来处理问题。

“我们也不想全机的乘客陪你们去死……”

“最起码,让几个机修工前去检查一下,加个油,送点食物……”

机长雷金纳德·利维是劫机者控制的传声筒,他随即装模作样地支持了塔台的说辞。

右边是特蕾莎,左边是坦奴斯,法庭上

黑九月将信将疑,但他们也设了个局:

“炸弹会在1小时内爆炸,你们只有60分钟把事情解决完。解决了那我们立即起飞,超时则立马同归于尽。”

摩西达扬态度坚决地要求部下如此回应:

“哪怕有一个炸弹准备引爆,那我们都不会给飞机加油,你们也永远不可能起飞!”

而且达扬还要求军情人员继续拖时间,当角力式的谈判进行下去后,以方设法让黑九月们相信,“安排油料、机修工和零件需要至少1小时”。

与此同时,以色列国防军专门负责特种侦查作战的“萨耶雷特-马特卡尔突击队”(Sayeret Matkal)已经整装待命,并且伪装成了机场的地勤,甚至挂上了红字会的标识。

对方并不傻,劫机者又透过飞行员传话:“别耍心眼,我知道你们在拖延时间!”

摩西达扬说:“你们飞不了。”

黑九月顿时也不干了,他们表示“立即给飞机加油!现在就必须起飞!否则杀人质,点炸弹!”

摩西达扬,以色列最凶残的战将

这是场魄力的对决,机舱内的武装分子们已经在燥热浑浊的空气中几近崩溃,以至于不得不打开舱门呼吸,然而以色列人似乎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依旧表示:“不检查,不能飞!”

这场拉锯从晚上10点多绵延了数小时,年轻的恐怖分子最后还是没炸飞机。

以方趁热打铁,表示:“可以用红十字会做担保,让他们去现场处理300多个囚犯问题,并为此提供各种方便。”

于是劫机者终于艰难地同意“你们上午派机械师来吧。”

其实他们早已坚持不住了,比起以色列的官员,黑九月的四个劫机者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而且相比炸掉飞机,他们也更情愿能完成“交换”的任务。

这很天真,远不如塔台中的那些老谋子们辣手。

2点20分,解决劫机者的战斗方案被呈递摩西达扬,交通部长佩雷斯表示反对这个行动,太不保险了,怎么能轻率地要求一队士兵拿着冲锋枪突入有炸弹的机舱呢?

佩雷斯的顾虑没什么问题,在那个年代,人们对反恐劫机的处置是一片空白。

佩雷斯表示,他反对,但他不阻止。

摩西达扬立即对总理梅厄请示,这位女总理马上批准了计划。

以色列人做的最坏的打算就是黑九月们炸毁飞机,那么他们情愿开救护车上去看能救几个是几个。

此时已经身患白血病的中东铁娘子梅厄心硬的很——血债血偿就行了。

第二天中午12点15分,机长被放出飞机,他见到达扬并传达了“黑九月”的话:

“数小时内,我们将立即炸掉飞机,请尽快完成交换人质的工作。”

机长表示,情况很严重,对方有2枚炸弹,而且对执行任务很执着。

接着他返回了飞机,对“黑九月”传达了以色列官方的话:“他们已经同意释放囚犯。”

劫机者紧绷的神经顿时一松,不管怎样,至少事情有些眉目了。

下午1点,塔台对飞机传来新的信息,大意是以方将派出维修人员维护飞机,并提供一些食品和水。

摩西达扬就在控制塔中,他听到对方回应:“谢谢……”

下午3点半,塔台发送消息:“机械师正在途中,17个人。”

这17个人中有后来的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当时他还是个上尉,自1967年起在以色列国防军服役。

4点20分, 穿着白色机修服的以军特种部队乘车接近飞机,武装分子没有阻止。

3分钟后,作为袭击计划带队指挥官的埃胡德·巴拉克(后来也是以色列的总理)发出通讯:“我们的人已经在机翼上。”

这句话既是情况通报,也是行动的暗语,于是战斗一触即发。

劫机者是这样描述的:

机舱内的氧气几乎消耗殆尽,以色列人也为飞机上提供了成堆的三明治,于是特蕾莎忙着为乘客分发了这些三明治,坦奴斯则警惕地站在机舱口内门,关上门,捏着炸弹的拉环。

她们透过舷窗看到一辆挂着红十字会旗帜的加油车缓缓靠近,他们穿着白色的衣服。

突然,坦奴斯身后的门开了,一个白衣服的人捏住了她拉着炸弹的手,整个人都扑在她身上。

与此同时,飞机的侧门也开了,穿着同样白色服装的人冲了进来。

他们开始用自动武器射击,一个男性劫机者的手枪毫无火力,刹那间满脸是血地扑在地上。

特蕾莎手臂中弹,她也倒下了。

最后一个男劫机者也紧接着被击毙……

手榴弹被人从坦奴斯手中抠下,她挨了几下狠的,然后被塑料绳绑缚并带出机舱。

坦奴斯说她看见一名白衣服的武装人员受了伤,他满身是血倒在座椅上,而附近一名孕妇也在汨汨淌血。

左边的白衣服就是后来的总理埃胡德·巴拉克

实际上,这个“满身是血倒在座椅”上的突击队员,就是内塔尼亚胡。

趁着劫机者分发三明治和注意力被加油车转移的时间,“机械师”们早已躲入飞机的各个观察死角,并攀上了机翼、后门、紧急出口、前门等各个位置。

暗号一到,5个小队从5个通道冲入飞机,其中内塔尼亚胡带队从紧急门进入,从另一面对上了特蕾莎等人。

短促的交火其实连5秒都没维持,整个事件大概20秒就结束了。

以色列人的说法是这样的:

当硝烟散去,一切都在瞬间决出了胜负——“黑九月”中两个持枪的男性武装分子被当场击毙,两个女人一个被捏着炸弹生擒,一个被打伤后捉拿。

还有2个乘客在混战中被击中,其中1人后来不治身亡。

外面的人看不到情况,人们无法得知飞机会不会突然在一瞬间爆开,但救护车和消防车还是第一时间冲了上去。

从舱门进入的突击队员拧住了坦奴斯,从她手中夺走了一枚手榴弹——这是她们所谓的炸弹之一。

几乎同时,机翼进入的队员用冲锋枪干掉了两名持枪的男性劫机者。

机舱内,内塔尼亚胡对上了瑟瑟发抖的特蕾莎·卡尔萨,他用英语逼问她炸弹在哪。

几近崩溃的特蕾莎·卡尔萨满眼都是绝望,内塔尼亚胡的一个队友则提着把上膛的枪从另一边冲上来……

他二话不说开枪了,子弹穿透了特蕾莎的身体,又在内塔尼亚胡的手臂上钻了个洞。

(注:另一种说法表示,这个队员其实是武器走火了)

年轻的内塔尼亚胡这年就退役了

于是,后来的以色列总理,成了突击队中唯一光荣负伤者——还是发生在战斗结束之时。以至于他后来不得不以打着吊绷的形式与总统扎勒曼·夏扎尔握手。

当然,最后他们还是找到了炸弹。

1分钟后,得到消息的摩西达扬将军高呼一声,命令驱车冲向了飞机,周围草地黑压压涌现出无数国防军士兵,就像战场。

飞机上的突击队用塑料绳捆绑了坦奴斯,拽着她的头发将她拖出去扔到登机台阶上。特蕾莎则满身是血地被揪出去。

摩西达扬急匆匆地冲上飞机,并与台阶上的坦奴斯发生了简短的对话。但两句话他就失去了兴趣,转而安抚那些惊恐万分的乘客。

两个女性劫机者,一个被送去医院救治,一个则遭受了激烈的刑讯逼供。

坦奴斯的供词这样表述:

“那里有很多士兵,有的乘车,有的步行。几个士兵轮流用拳头打我的肚子和头部,用脚踢我的后背。然后我被拖了一小段距离,一个士兵强迫我重新站起来。

我发现自己与时任国防部长的摩西·达扬面对面。他用阿拉伯语问我的名字。我不回答,于是他让人把我带走。话音刚落,两个士兵就抓住我的手脚,把我扔进军车里。”

以色列人对待坦奴斯的手段非常残暴,他们先是蒙上眼试图用活埋和枪毙吓唬他,接着又送到军情机构遭受了一段时间的刑讯逼供,直到1972年8月开庭。

摩西达扬在士兵簇拥下登上了飞机

机长雷金纳德·利维被当成英雄请出飞机,摩西达扬邀请他与家人共进晚餐。

这位机长曾在放出机外谈判时,为维护乘客安全打断了摩西达扬的命令式谈话,以至于达扬愤怒地咆哮:“我是将军,你只是个机长”。

而利维则毫不客气地回应:“那我在这当将军,你上去当机长!”

这句“你行你上”让以色列叱咤风云的国防部长闭嘴了。

被带出飞机的特蕾莎,血染红了半边身躯

特蕾莎·卡尔萨和丽玛·坦奴斯被以色列判为“恐怖分子”关押。坦奴斯先被释放,4年后特蕾莎因1982年中东战争释放囚犯的协议而重获自由。

然而特蕾莎并非人们所想的“极端宗教阿拉伯人”,她其实是个基督徒,而且有许多犹太朋友。

因为对以色列发动的“六日战争”(即第三次中东战争)不忿,遂在1967年后加入了“黑九月”组织。

法塔赫组织称其为“女性战士的榜样”,是“心系巴勒斯坦的战士。”

本来以色列判处她220年的徒刑,但12年后她被释放了,被驱逐出境并来到父亲籍贯的约旦生活。

她加入了巴解组织的巴勒斯坦革命伤者事务协会,担任负责人,致力于为伤员和被释放的囚犯服务。

她在法庭上曾说“很后悔”,但后来出狱的采访中声称“并不后悔当年的行动”。

65岁时,1955年出生的特蕾莎在约旦去世,受到了法塔赫的隆重哀悼。

坦奴斯早于特蕾莎4年出狱,随后她出版了《巴勒斯坦政治犯:铁窗后面的斗争》,揭露自己在以色列人手中遭受的酷刑。

当然,并不能因同情巴勒斯坦人,就把“黑九月”吹成好人。“黑九月”组织并不是什么好货色,他们的确是一伙恐怖分子。

如1970年刺杀约旦国王和总理事件,1972年2月在荷兰的恐怖袭击,同年的以色列大使馆邮包炸弹事件,1973年的沙特驻苏丹大使馆人质袭击,杀死美国驻苏丹大使Cleo A. Noel和比利时外交官,8月在雅典袭击纽约航班,造成死3人伤50人事件……

连法塔赫都无法忍受这个下属激进组织,干脆在1974年将其强行解散。

顺带说些别的:

独眼龙摩西达扬将军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担负了恶名,结果“铁娘子”梅厄总理内阁为此引咎辞职。达扬只能退役,做了两年外交部长,1981年死于心脏病,享年66岁。

交通部长佩雷斯1974年成为国防部长,1984年成为以色列总理,后又成为总统,因致力推动中东和平进程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广受尊崇。

指挥官埃胡德·巴拉克跑去读书进修,竟获得了希伯来大学数学学士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他80年代回归军情机构,1999年成为以色列总理。

内塔尼亚胡借着登天的机会离开部队,他进入麻省理工上学,获得管理学硕士(他本就是费城人,而且71年获得了麻省理工的学士),1976年回国进入尤纳森反恐怖研究机构,担任执委会委员和主任,自此开始了从政生涯,现任以色列总理,是在位时间最长的。

关于劫机者的故事,我会在另一段文章中详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