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小公园(北局),唯一一座存有民国风情的建筑,开明大戏院

2025-09-11 23:28 来源:网络 点击:

苏州小公园(北局),唯一一座存有民国风情的建筑,开明大戏院

当今苏州剧院之多,如同一道绚丽的光芒。

开明大戏院

苏州文化艺术中心、苏州保利大剧院、苏州湾大剧院、苏州独墅湖影剧院……

将近有百年历史的开明大戏院,虽然仍旧是小公园(北局)的颜值担当,仍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就其当代质感、专业品质,显然入不了三甲。眼下平常,以放映影片作为经营主业。

至今的开明大戏院的境遇,犹如苏州园区、新区等区跟姑苏区的关系,从前者穿越到后者,仿佛走回了上个世纪。但是,园区、新区等区单独成景的话,将不再“苏州”,不再温情。因此,开明大戏院在苏州、在苏州人心里仍旧是风采奕奕。

开明大戏院的历史光影。

开明大戏院位于北局11号,始建于1928年,投资方为苏州振兴地产公司老板顾再康、上海新舞台的老板夏月润人等,首任经理为范养吾先生。是苏州第一家有规模的现代戏院,当时名为“东吴乾坤大戏院”。

开明大戏院名字的典故:1933年,吴县(苏州)各界人士邀请梅兰芳、马连良等在东吴乾坤大戏院为苏州筹募公益经费义演了三天。其间,戏院老板恭请梅兰芳给戏院改个名字。梅兰芳想到了他初出茅庐在北京开明大戏院登台演出的景况,即日在苏州演出的感受竟然同当年在北京十分相似,于是建议更名为开明大戏院。

民国开明大戏院海报

1956年,开明大戏院公私合营,苏州市政府出资43万元在原址重新翻造,全部改为钢筋水泥结构,但是保留了部分民国建筑风格。新剧场设有门厅、前后楼、观众厅、休息厅、地下室等。扇形的观众厅有着一千多个座位,楼厅有五百多个座位。

本世纪内开明大戏院屡次重修、装修以此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市场需求,但是基本规制还是1956年版的。

开明大戏院的京剧的情结和曾经的上不了台面的西餐厅。

开明大戏院一直是苏州市京剧演出的主要场所,在此登台的演员,名家辈出,有梅兰芳、马连良、金少山、萧长华、李秀英、盖叫天、崔金花、夏良民、夏荫培等。

开明大戏院演出单

1953年,李慧芳、梁慧超、关正明等在原开明大戏院班底基础上组建开明京剧团……开明大戏院也是当年苏州京剧团的驻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明大戏院曾开过一家上不了台面的西餐厅。是戏院自己经营还是为了创收仅是出租房屋现已难以考证了。

开明西餐厅

所谓西餐,供应的是罗宋汤、牛排、蛋糕、葡萄酒、汽水之类,离正宗西餐的距离之远要超过苏州到上海,不过味道应该还算可以。由于,当时环境、信息的闭塞,小地方的“偏狭”尤为突出,当时不少苏州人都享受过拿起刀叉时那一刻的“高档”。

这种“高档”至今看来如是笑话,其实不然,那橘黄色迷离的灯光、车厢式遮掩隐私的坐椅,没有喧哗,空气中仿佛都飘荡着浪漫……这种环境对当时长期生活在单色世界中的男男女女,尤其是年轻男女,开明西餐厅无疑是一道暖色的光芒,暖心、可心。

开明大戏院

至今的小公园(北局),都旧颜换新貌了,唯有开明大戏院仍旧有着民国风情,还是苏州人记忆中的开明大戏院, 这让许多苏州人尤其是中、老年人感到亲切。

但愿,开明大戏院作为一座控保建筑,能作为向市民开放的公益场馆,常年定期有昆剧、苏剧、京剧、评弹节目演出,从而成为观前地区一道亮丽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