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张钧:商业让我们走得更远

2025-10-12 10:58 来源:网络 点击:

访谈|张钧:商业让我们走得更远

张 钧

北京人。生于1969年。1988年进入北京长城饭店工作,1997年进入京城餐饮集团工作,1999年担任北京羲和雅居总经理,2008年创立羲和雅苑烤鸭坊,2010年成立北京羲和餐饮有限公司,现任羲和国际餐饮机构董事长。

采访|江梅娟

摄影|胡元骏

他说

不管市场怎么变化,我们很清晰地摸到了这个脉络。

“正宗”这两个字我不敢背,觉得像历史包袱。“正宗”容易把某一位厨师给束缚住。

......

READ MORE

从长城饭店的实习生到如今掌舵餐饮集团,张钧的人生和餐饮、文化始终紧密联系着。在工作之余,他还是个京剧票友,爱好收藏古玩,对四合院情有独钟。这大概就是羲和餐饮的文化底蕴。

从实习生到餐饮品牌创始人

1988年,张钧进入北京长城饭店茶园餐厅当实习生。年轻,干劲足,“就想把事情做好”。23岁时,他就成为当时长城饭店最年轻的餐厅副经理。

1994年,他被长城饭店外派到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的酒店实习。国外酒店的工作强度比国内高,张钧一人身兼服务员、收银员、酒吧员多职,但他认为“那是一生中很难忘的锻炼人的时光”。在长城饭店10年,张钧的成长很快,“每年提升一个级别,可以算比较优秀的员工”。

1997年,张钧已经成为长城饭店丝绸之路咖啡厅的经理,但他觉得自己在酒店干了这么长时间,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离开长城饭店以后,张钧进入当时旗下拥有14家门店的京城餐饮集团。

很快,张钧的机会来了。1999年,张钧接到重任,在北京日坛公园东北角开设羲和雅居酒楼,并出任总经理一职。羲和雅居位于使馆区,中式四合院的环境,周边客群中外国人占比较大。

张钧在五星级酒店的工作经历让他熟知外国人对中餐的喜好,因此对菜品的调整非常到位。他说:“那年我正好30岁,压力非常大,但是确实很有挑战。从1999年一直到2010年,我把羲和雅居经营成在北京外国人圈子里非常有名的餐饮品牌。”

▵ 北京羲和雅苑烤鸭坊(颐堤港店)

2008年,张钧在北京中关村开创了羲和雅苑烤鸭坊(以下简称羲和雅苑),四合院的形式依然很受欢迎。他坦言自己有四合院情结,但是随着事业的发展,他开始考虑:“全北京哪有那么多四合院等着你去拓展?”

2010年,张钧离开羲和雅居,成立北京羲和餐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羲和餐饮),开始探索商业餐饮的新天地。“商业综合体是由商场、写字楼、五星级酒店以及高档公寓等形成的多位一体的商业生态圈,这是我们品牌未来的选址。”

开拓商业餐饮新版图

在商业餐饮这块领域,张钧说对他影响最大的有两个品牌:俏江南和小南国。羲和雅苑在北京的第一家分店位于北京都汇天地购物中心,虽然2013年购物中心转型为写字楼,但羲和雅苑的生意并未受到影响,而且实现了逆增长。他解释道:“我们从来没有定位公款消费,而是定位外企员工等目标消费群体。”

在羲和餐饮的发展过程中,羲和小馆国贸店是一个转折点。当国贸商城的招商团队找到张钧,说有一块180平方米的位置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这怎么做啊?”但对方团队黄小姐的一句话让他印象深刻:“如果你想在商业综合体里发展,就要学会瘦身,因为他们并不会像街铺一样给你很大面积,成本是非常贵的。”

张钧召集团队连夜开业,因为餐厅面积小,做不了烤鸭坊,他们打造了一个“浓缩”的新品牌——羲和小馆。为了解决餐厅厨房的产能和流程,他们在离国贸不远的羲和雅苑平安大厦店做了一个简单的半加工间,将加工好的半成品送过来,解决了初级供应链。

2011年,羲和小馆国贸店开业第一天就排队,这一下提振了张钧团队的信心。正是这个项目的成功,让后来很多商场的招商团队都找上他们。

商业综合体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我们没做什么宣传,但是国贸商城在北京就是标杆,全国各地很多做商业项目的人都会来这里看。当他们觉得这个品牌好,就会想方设法找到老板,将这个品牌带到他的城市、他的项目。”

羲和小馆的第一家分店位于北京金融街,500平方米的环境比国贸店要自如许多。张钧认为这两家店都是比较成功的案例。但是当他们往异地发展时,商业综合体里的餐饮市场已经风起云涌,绿茶、外婆家、西贝莜面村等人均60元~80元的品牌已经占得先机。

▵ 北京羲和雅苑烤鸭坊(颐堤港店)内景

“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并不愿意和这些品牌直接PK,我们更关注商场里做商务餐饮的主力门店。任何商场招商的时候,对于餐饮的匹配是有要求的。除了两三百平方米的餐厅以外,也需要五六百平方米甚至一千平方米的主力门店。于是我们瞄准了商场的主力门店,和商场谈能不能做商场里唯一的主力门店,我们愿意投更多的钱。国人的商务消费对包间的需求非常大。”张钧说。

于是,羲和雅苑在异地开店时打造了“北京羲和雅苑烤鸭坊”这个品牌。“前面多了‘北京’两个字,外地人看到这两个字,这种导向就出来了。”目前,羲和雅苑在北京、上海、天津、西安、大连、武汉等国内一、二线城市拥有近二十家门店,都是在当地非常有名的商业综合体里。

“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坚持这件事。不管市场怎么变化,我们很清晰地摸到了这个脉络。”张钧总结道。

为优秀大厨打造平台

除了发展羲和雅苑、羲和小馆的品牌,张钧还非常积极地发展其他产品线,比如和业内优秀大厨合作,将其个人及产品打造成品牌,并引入商业综合体。

莲花空间美蔬馆就是羲和餐饮与素食名厨赵益斌合作的品牌,2015年在北京金融界购物中心开了第一家店,第二家店也于2017年在国贸商城三期开业。张钧认为:“这填补了北京商业综合体里素食餐厅的空白。素食的受众群体非常小,是一个新的健康理念。这个市场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

对于这种合作,张钧说:“这些师傅有很强的事业心,但是缺少资金和平台。我们帮他们解决这两件事,把他们纳入羲和旗下,壮大集团的品牌多样性。我也不排除未来还有日餐、韩餐等。”

张钧说,这些品牌全都是直营,暂时没有做加盟。

一个品牌最好是直营管理,这样团队上下通达,比较顺畅。一旦开放加盟,加盟商可能会应当地市场的需求,什么菜都有可能进到你的菜单里,这就比较麻烦了。我们要保持住‘羲和’这个品牌的独特性。

一道狮子头背后的故事

羲和雅苑的销售头牌是“张氏狮子头”,1个狮子头配1小碗米饭,米饭倒进盛狮子头的小盅里,用小勺轻轻将米饭和匀,滋味浓厚。

张钧说这是他家祖传的一道小菜。祖母是扬州人,他从小在祖母身边长大,老太太做得一手好菜,狮子头就是他最难忘的味道。每次去祖母家,他都要提前打电话告诉祖母自己要几个狮子头,第二天到祖母家,他就拿一个大碗,把狮子头和米饭拌在一起,“太香了”。

▵ 张氏狮子头

2008年羲和雅苑开业时,为了把祖母的味道传承下去,他特地请来得到祖母真传的老姑父,手把手地教厨师长制作“张氏狮子头”。为了保证这道菜的味道,每天大概有10个员工在羲和雅苑的中央车间制作其半成品,往各个门店配送。每天的全国销量可以达到四千多个。

这道菜刚上市的时候,张钧在点评网站上看到网友对此的点评:“不在乎这道菜好不好吃,而是这个经营者对儿时的眷恋和对祖母的无限怀念之情。”他说当时自己就泪崩了,因为网友把他的心里话全说出来了。

2016年10月起,羲和国际餐饮机构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开展创新公益项目,提议“每售卖一份张氏狮子头即向中国残疾人福利事业捐赠一元钱”,每年总资助金额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在回馈社会的同时,“张氏狮子头”还对12岁以下的儿童免费赠送。他说希望能培养未来的潜在顾客,“这是我从小吃着长大的味道”。

注重顾客体验 好吃才是硬道理

随着异地门店的增多,入乡随俗也是张钧要考虑的问题。羲和雅苑在西安开店时, “直接把油泼辣子泼到”传统的梅菜扣肉上。“到异地开店,尤其像西安这种地方特色比较明显的,我们会向地方的餐饮习惯低头,我们做得到这点。”张钧说。

羲和雅苑的菜品涵盖了我国大江南北不同风味的菜系,张钧说:“用什么词形容都无所谓,重要的是别难吃。正宗我不敢谈,但是我希望顾客一说起羲和——挺好吃,还行,不错。我做不到巅峰,‘他们家的菜独一无二’这个包袱我真不敢背。

在经营上,张钧奉行“中庸之道”,服务一定要做好,因此特别注重顾客点评。“我们把顾客的点评作为管控各个门店厨师长和店长的镜子。”

餐厅的评分一般有口味、环境、服务三项。如果口味给了零分,那这家门店的厨师长当月奖金(300元)就没了;如果服务给到零分,那这家店的店长当月奖金就没了。除此之外,他们还要追究这道菜是由谁做的,并争取对每个点评都进行回复,同时留下店长的手机号。

在餐饮企业的管理上,张钧认为,中高层的管理人员不难找,流失率最高的还是服务员。对于餐饮企业来说,更重要的还是后厨。三年前,他们就和全国多地的烹饪学校合作,大部分厨师都从烹饪学校经过正规、系统化的培训,毕业后到厨房就可以直接上手。将来,他们还考虑和烹饪学校合办羲和定点培训班,甚至直接在教室里建烤鸭炉,缩短校企之间的磨合时间。

携手优秀企业 实现双赢

2012年,羲和雅苑与新加坡同乐集团合作,在新加坡开了2家同乐羲和烤鸭坊,后来又在北京开了1家羲和同乐烤鸭坊和2家新加坡海鲜。

▵ 北京新加坡海鲜(芳草地店)

张钧表示,合作时要考虑两个国家的文化和做事风格,虽然双方有些理念的分歧,但还是合作得比较顺利。“在我看来,大陆的餐饮水平和新加坡差15年,但我们也在奋起直追。毕竟大陆市场太大了,新加坡市场比较小。”

2017年初,某中介机构找到张钧,说位于中国香港九龙尖沙咀的海港城想找一家内地的新兴餐饮企业入驻,最好是做烤鸭的。张钧专门去了趟香港,做了PPT宣讲,最终赢得了海港城招商团队的认可。目前,餐厅已经在紧张的筹备中。

海港城是香港西九龙区最大面积的购物中心,是九龙仓集团旗下的物业。多年以来,香港一直以美食之都著称,竞争相当激烈,开店压力很大。张钧说“我们不怕这个挑战,我就喜欢有挑战的东西”。这对羲和雅苑的品牌影响力无疑是一个提升的契机。

对于羲和餐饮的未来,张钧的回答是:“我一直认为:羲和永远在路上。我们要与时俱进,一个时段有一个时段的发展过程。等我老了,别人来做这个董事长,他那个时期的餐饮市场是怎么样的,我不知道。我只希望这个品牌能够永远传承下去。

★以上内容节选自《中国烹饪》2017年8月刊,欢迎转发到你的朋友圈。本微信号所有内容未经授权,谢绝转载,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提前沟通,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转载时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

往期精彩文章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全文)

一键下单新刊

▼▼▼

好消息

我们已经开通了“号内搜”功能,只要在公众号后台的菜单栏,选择“知识库》号内搜”,输入你关心的关键词(如牛肉)进行搜索,即可精准获取历史消息中的精彩内容

扫扫获取更多美味!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餐饮杂志,创刊于1980年,发行遍及海内外。

微信号:ChineseCuisine1980商务合作:010-63044739

投稿邮箱:zgpr198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