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音史∣《荷马史诗》是怎样诞生的?作者生前死后有着怎样的遭遇

2025-10-08 04:58 来源:网络 点击:

欧音史∣《荷马史诗》是怎样诞生的?作者生前死后有着怎样的遭遇

第二部分 奴隶社会时期

第一章 古代希腊音乐

第二节 荷马时期(2)

向阳光

三、诗歌诞生

的确,在古代希腊,当时东地中海地区,势力最大的亚细亚的希腊人,围攻了特洛伊城。该城落入亚细亚人之手的传说年代,大约是公元前1184年。但事隔约100年之后,一批来自北欧的侵略者(通常称为杜瑞斯人)使得整个地中海世界陷于一片混乱,进而迫使那些已经非常富裕的亚细亚人望风而逃,以难民或移民的身份,带着他们的生活习俗,连同他们的诗歌,一路向东渡过爱琴海而去。

亚细亚人在爱奥尼亚建立了新的部落,进而与当地的居民逐渐融合,直到这一原本安定的城市蜕变成一种混合的产物。旧有的习惯逐渐被新的文明吞噬了,社会状况比较安定了,但荣耀却大不如从前了。原本以一位大统领作为既定主宰的一种贵族同盟,如今成了一种所有贵族一律平等的贵族政治,简而言之,原来的君主政治让位于新起的贵族体制了。

统治阶层只管回顾荣耀的过去,而不追求光明的未来,在爱奥尼亚尽情享受新生活的这些亚细亚移民贵族,尽管仍然紧紧抓着他们的民歌和诗歌,但这些诗歌的主题却不得不有所改变了。因为听众对于缺乏生气的新作诗歌,或乏味的作品,都已不再感兴趣了。他们要听古代英雄的丰功伟业,他们要听勇猛祖先主宰本身命运之时的荣耀历史。

在这种历史背景的要求下,产生了一种描写英雄时代的短篇诗歌。其中有两个特殊主题:一是围攻特洛伊,那是他们的祖先所造就的无上光荣,对于缅怀光荣历史的读者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二是海上大流亡,那是所向无敌的杜瑞斯人给他们祖先的痛苦经验。于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诞生了。

四、人物简介

荷马(Ὅμηρος/Homer),大约生活在公元前9世纪—前8世纪,西方文学的始祖。他是一个双目失明、到处行吟的歌者与诗人。他有点像卖唱的艺人,飘游四方,把自己的诗朗诵给大家听,来换取食宿。他吟唱的时候,用一种七弦竖琴(里拉)伴奏,非常动听。荷马是个瞎子,没法用笔写下他的诗篇。据说,那些史诗是荷马根据别的行吟诗人口头吟唱的有关历史事迹、神话和传说,编集而成。人们非常喜欢听他的吟唱,并记住了那些锦绣一般的诗句。荷马死后,这部伟大的诗篇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荷马活着的时候,虽然穷困潦倒,以乞讨为生,但是他死了以后,却有九个城市争着宣布荷马诞生在他们那个城市里,以至于荷马到底出生在哪儿,反而让人弄不清楚了。有人写了两句诗来描述荷马生前死后的不同遭遇:九城争夺盲荷马,生前乞讨长飘零。

荷马生于小亚细亚,相传他记述了公元前12—前11世纪特洛伊战争,以及关于海上冒险故事的古希腊长篇叙事代表作——不朽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史称“荷马史诗”。

五、史诗时代

对这一时期的了解与认识也大多数来源于《荷马史诗》。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多利亚人入侵希腊,希腊人开始起航移民,一部分前往克里特岛,

一部分人前往爱琴海及小亚细亚沿海,这使得爱琴海成为了希腊内海。荷马时代,也是希腊历史中从多利亚人入侵及迈锡尼文明灭亡的公元前12世纪直到公元前8世纪最早的希腊城邦崛起时期。由于形成于此时的“荷马史诗”叙述了迈锡尼文明的旧闻,但又表述了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故而称此时代为“荷马时代”,又称“史诗时代”,也称为“叙事诗时代”,古希腊人遗留给后世的最重要的资料,是相传由盲诗人荷马所记述的两部史诗。

(未完待续)

【人物介绍】

向阳光,湖南临湘市人,大学文化,中学音乐高级教师,国际作者作曲者联合会(CISAC)、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国二胡学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湖南省音乐评论委员会理事,中国音乐学院艺术水平考级优秀指导老师、今日头条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并颁授了“头条青云获奖者”荣誉证章,曾被聘为《湘江歌声》《音乐教育与创作》湖南红网(文艺)专栏作家、湖南省教科院音乐评委、岳阳师院(湖南理工学院前身)音乐系客座教授、《乐苑园丁的歌》《花语》杂志副主编、《百年之歌》(诗歌集)特邀编委。

主要成就:“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获得者。先后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文艺作品、音乐评论、音教论文逾千首(篇),500余万字。《沁园春·国庆感怀》《西江月·祖国六旬赞》《清平乐·党诞九秩感赋》《鹧鸪天·颂十八大》《捣练子·盛世召开十八大》等50余首诗词、15条语录,荣获全球华人联合会、世界华人作家协会金奖、特等奖;《七律·贺建党百年》《浪淘沙·建党百年感悟》《江城子·晚舟归航》《如梦令·巾帼赞》《采桑子·重阳》《浣溪沙·贺‘神十二’》《水调歌头·大美我家乡》《诉衷情·新年词话》《党啊,我用心灵歌唱您》《党啊,祝福你》等60余首诗词,参加了由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北京暹华文化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忆峥嵘岁月,颂百年风华”为主题的大型征文评选活动,荣获金奖;

《美丽临湘·组诗》(26首)获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最佳奖;《中华辉煌》等2首歌词获湖南省文联一等奖。该作品先后荣入《全球优秀华人诗歌颂典》《颂歌献伟人·唱响中国梦》《永远的光辉》《颂歌献给党》《百年之歌》以及《古今中外名家语录精编》等7部诗歌集、名言集。《献给老师的礼物》等8件作品参加中国国际名人研究院举办的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系列大展,并获铜鼎奖;《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春江花月夜>赏析》等2篇美学论文荣膺“世界学术贡献奖”金奖;

《摭论素质教育中的器乐教学》等10余篇论文被中宣部、教育部、中央教科所、中国教育学会评为一、二等奖;《试论音乐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等8篇论文蝉联湖南省教科院一等奖;《金灿灿的岁月》等5首歌曲获全国征歌大赛金、银奖,其中《跟党迈进新生活》(词、曲)参加感动中国(乔羽题)'2021“祖国,我为你骄傲”全国大型原创词曲大赛,荣获“十大原创金曲奖”,

同时该作品在央视星光演播厅全程录制,现场直播;《<跟党迈进新生活>内涵解读》等2篇音乐评论上了《湖南日报》(湘江周刊·艺风)、中宣部“学习强国”;《我的中华》《我们拥抱春天》等100余首歌曲入选《全国教师作曲家歌曲集》(上下)《中国当代优秀校园歌曲》《甜甜的歌-教坛作曲家特别专号》等10余部歌集。著有《音乐文化与素质教育》《中外音乐史学研究》《中国音教十家优秀歌曲专集》(向阳光优秀歌曲专辑)《向阳光声乐作品选》大型声乐套曲《临湘组歌》(十乐章)《五尖山之歌》(五乐章)等10余部,其中《音乐文化与素质教育》(课题专著):

经湖南省教育厅审定,纳入全省中小学图书发行,后入选全国高校音乐教材,被上海音乐学院编入《全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系列教材》(专业主干课程)。

此外,他辅导学生参加全国音乐知识大赛50多人次获一、二等奖,3次被中国音乐家协会音教委授予一等园丁奖;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音乐考级、省市“三独”比赛100余人取得良好成绩,10多次获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岳阳市教育局“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他40余年来为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院、西音、川音等10余所院校输送了大批音乐专业生。多次荣获临湘市人民政府、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嘉奖证书和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人社厅颁发的贡献奖证书。《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教师报》《音乐教育与创作》等曾对其作了“人物特写”、书评和“乐坛人物”介绍,艺术成就载入《湖南文艺六十年·音乐卷》(省文联)、《中国音乐家名录》(邓小平题签)、《中国专家大辞典》(人事部)等20余部历史存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