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人物:“驻京办主任”司马懿
三国大人物:“驻京办主任”司马懿
本文作者为历史风云专栏作家、三国人物传记作家南门太守(陈忠海)。
汉末三国曾担任过上计吏、上吏掾的知名人物就有一大批,如雄霸荆州多年的刘表、割据称雄于北方的公孙瓒、知名学者郑玄⋯⋯可以说这个岗位最锻炼人、也最容易出人才。
汉末三国风云际会,有很多精彩的篇章司马懿都没赶上,出生晚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他出来做事也比较晚。他是河南温县人,当时属河内郡。他的父亲名叫司马防,当过洛阳令、河南尹,曾经是曹操的上司。司马防有8个儿子,个个都很有才干,时人称“八达”,司马懿排行第二。董卓进洛阳那一年司马懿10岁,他的大哥司马朗18岁,司马防让司马朗带着弟弟们回家乡避难。曹操迎天子到许县时司马懿17岁,官渡之战时21岁,这期间他一直呆在家乡。
史书上说司马懿少有奇志、聪明过人,有雄心大略,同时博闻强识,对儒学有很深的造诣,面对乱世常心怀感叹,以天下为忧。官渡之战后他的家乡成了“曹统区”,22岁时司马懿被郡里推荐,担任上计掾,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
(司马懿视察军营)
“上计”是一种制度,根据该制度,地方行政长官须定期向上级呈报文书,报告地方治理状况。“掾”指的是某一方面或某一部门的负责人。“上计掾”,直接来讲就是上计工作的负责人。
上计制度的雏形早在先秦就有,但真正重视起来并形成严格制度始于两汉。秦统一天下后实行郡县制,国家幅员辽阔,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中央如何有效地管理地方是一道难题。秦始皇为此也想了一些办法,比如征调大量人力物力修建四通八达的驰道,但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云集响应,秦朝所建立的郡县制随即失灵。汉朝建立后,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所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上计制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
按照这项制度,乡一级的主管官吏根据有关要求将本乡的事项核实上报到县里,县里审核、汇总后上报到郡国,郡国据各县上报的内容编制本郡国的“计簿”,之后派专人直接呈报到朝廷,接受朝廷的考核。一开始,郡里由郡太守的主要助手——郡丞代表太守亲自带人前往朝廷,后来固定为专门的上计人员,负责人称上计吏或上计掾,他们是由郡太守选聘的。对郡太守来说,这是一个重要角色,朝廷了解一个郡的情况,包括郡太守的履职情况,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他们的汇报结果,所以担任这个职务的,除业务能力强、熟悉情况、能言善辩外,还必须是郡太守信得过的人。
司马懿初出茅庐就担任了这么重要的一个职务,具体背景不详,但司马氏家族在当地的名望无疑起了很大作用,加上不少名士对司马懿已有推崇、赞扬,让他名声在外。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河内郡是官渡之战后才纳入“曹统区”也就是许县朝廷管理的,可能郡里已中断此项工作多年,也找不来更有经验的人手。
上计原则上一年一次,“计簿”中的内容也是以一年为期,不过不是从1月到12月,而是“计断九月”,即起于上一年10月初截止于本年9月底。一方面汉承秦制,以每年10月为岁首,另一方面各地把“计簿”上报到朝廷也需要不少时间,尤其路途较为遥远的郡国,要给他们留出一定路途时间,保证他们能在年底之前把工作总结报到朝廷来。到了每年的正月初一,天子要亲自主持百官朝贺大典,届时各郡国的上计官员也要参加。除了这次正月旦,在此前后举行的祀典以及会陵等重要仪式也都要求上计官员参加,有时还要让他们依次上前在神位前简要汇报各郡国的情况,以此显示中央集权。
上计是苦差,因为除了带上“工作总结”,还要带上各郡国向朝廷朝贡之物,通常是各地的土特产,有时朝廷会还让地方推荐一些有德有才的人,他们也随上计人员前往,所以来上计的通常都是一队人马。两汉各时期郡国数在100个上下,年底前这些人陆陆续续从各地风尘仆仆地赶来,像河内郡这样离京师不远的郡国还好说,比较偏远的郡国来一趟路上就要花费十几天甚至几十天时间,行程相当辛苦。到京师后,吃住朝廷都做出了精心安排,各郡国在京城都有自己的一处办公官邸,它们集中的地方称为“百郡邸”。据《洛阳记》记载,东汉洛阳的百郡邸在东城的步广里一带,负责上计的人员来京后就住在这里。除上计外,朝廷下达给各郡国的诏书等文件一般都发往这里,由这里再送回各郡国,使这里相当于一个传达室;百郡邸还负责接待各郡国来京办事的其他人员,其功能和性质类似于“驻京办事处”,而各郡国负责上计的主要官员就是本郡国的“驻京办主任”。
上计官员汇报工作的方式是书面汇报为主、口头汇报为辅。作为书面汇报材料,“计簿”显得很重要,内容包括本郡国土地面积和行政机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财政收支情况、户数口数、赈济贫困情况、文化教育事业以及盗贼情况,主要是一些统计数字。有些方面要求还很细致,比如人口情况,除总数外还要分别专门注明男女人口数以及70、80、90岁以上的人口数;农业生产情况中还包括种了多少树、新开垦了多少耕地等;有的地方种了晚稻,统计时明确其产量应计入次年,以免重复计算。
想象中这份重要的“计簿”应当篇幅浩繁、文辞华美,但其实不然。1993年,江苏省东海县尹湾村出土了一批重要的汉代木牍,其中就有一份当年东海郡的“计簿”,全文竟然只有600余字。这其实可以理解,如果对各郡国的“工作总结”不加限制,任由大家发挥,那么朝廷大量的精力将浪费在阅读这些文体上,所以汉代专门颁布了《上计律》,对如何撰写“计簿”有严格的要求,简明扼要应当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对于无法用数字在总结里阐明的,可以用“牒别言”方式补充,也就是给“计簿”增加附件,朝廷负责审核的官员认为有必要可以去看附件,或者把上计官员叫来当面询问。丞相和三公之一的司徒是负责审查上计的总负责人,有时皇帝本人也会参加这种面对面的审查,这样一来“驻京办主任”们就有了直接与最高层接触的机会。
这样的机会意味着风险,因为汇报工作令上级不满意而让自己和本郡长官获罪的情况时有发生。汉代对上计要求颇严,除了要求汇报文书井然有序外,还特别强调数字的准确,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在审核中发现的错误,按程度和性质不同分为“书误”和“实误”,以分清哪些属于笔误、哪些是故意欺瞒。即使是笔误也分为“大误”、“小误”,比如计算人户、马牛和财货时误差超过660钱的即为“大误”,以下的为“小误”。区分了错误的性质和大小,下面就是惩罚,其中对故意欺瞒的一般处罚都很重,除免职外,还有可能治罪,甚至可能杀头。
但是,直接与最高层对话通常也意味着一种机遇,由此被上面赏识和发现的情况也很多。汉末三国曾担任过上计吏、上吏掾的知名人物就有一大批,如雄霸荆州多年的刘表、割据称雄于北方的公孙瓒、参加“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孔伷、知名学者郑玄、名士许靖以及名臣蒋济、卫臻、孙资、刘邵、郭图、司马望等,可以说这个岗位最锻炼人、也最容易出人才。除了司马懿,最有名的“驻京办主任”当数邓艾,由于出身低微,他尽管很有才干却一直不得志,40岁左右才担任了上计吏,从而有了到洛阳汇报工作的机会,也有了见到当时已在朝廷手握大权的司马懿的荣幸,经过一番谈话,他被司马懿所赏识,改变了命运。
至于司马懿自己,当初以“驻京办主任”的身份去了趟临时首都许县,这趟公差的详细情况史书没有留下记载,但司马懿不久即进入了曹操的视野。对于这个比自己小了24岁的年轻人,曹操不仅知道了司马懿的名字,而且专门下令征召他到身边工作。虽然中间经历了一些波折,但司马懿最后还是来到了“曹丞相”身边,开始了自己不平凡的政治生涯。
本文原载于《中国经济报告》杂志2015年第9期。
看历史解密,请搜微信公众平台历史文学作家专栏(微信号:lswxzj)!
-
- 联合王国的“军舰鸟”:“灰背隼”舰载直升机
-
2025-10-08 05:09:42
-
- 为什么把莱比锡战役称为民族之战?
-
2025-10-08 05:07:27
-
- 西乡隆盛发动西南战争,带领武士阶级走向覆灭
-
2025-10-08 05:05:12
-
- 从烤鸭之王到跌落神坛,全聚德只用了2步,究竟犯了什么错?
-
2025-10-08 05:02:57
-
- 林文龙:娶港姐郭可盈,被任亚视副总裁!如今妥妥的“人生赢家”
-
2025-10-08 05:00:42
-
- 欧音史∣《荷马史诗》是怎样诞生的?作者生前死后有着怎样的遭遇
-
2025-10-08 04:58:27
-
- 1997年,她17岁女儿被杀,后16次求子失败,白冰冰现在怎么样了?
-
2025-10-08 04:56:12
-
- “名导”冯小刚组团染指“第三者”,妻子隐忍不发反倒成全?
-
2025-10-07 16:15:08
-
- 杨得志27岁时相中一位姑娘,女方父亲要100大洋当彩礼,结局如何
-
2025-10-07 16:12:53
-
- 普京一句话给泽连斯基判了“死刑”,中国劝、美国哄,都不管用了
-
2025-10-07 16:10:36
-
- 抗战时期民国政府为什么把重庆定为陪都而不是成都?
-
2025-10-07 16:08:20
-
- 湖北省孝感市下辖各区(县、市)简介及地图分享
-
2025-10-07 16:06:04
-
- 三国 24 位美人排行榜:英雄争江山:美女戏英雄
-
2025-10-07 16:03:48
-
- 春晚从不对外售票,神秘观众哪里来的?赵本山早已说出答案
-
2025-10-07 16:01:31
-
- 真人版《画江湖之不良人》开播,三版人物对比,新版男主驼背尴尬
-
2025-10-07 15:59:16
-
- 广东一32岁妈宝男,醉酒后强奸生母,生母哭诉:儿子比他爸都厉害
-
2025-10-07 15:56:59
-
- 人物|演员鲍国安:为感恩写了《艺海情怀》,敞开心扉叙述往事
-
2025-10-07 15:54:44
-
- 零跑C10:轴距2825,纯电530公里续航,配激光雷达
-
2025-10-07 15:52:29
-
- 来长沙吃啥?试试这10种特色小吃,价不贵,滋味美,外地都吃不到
-
2025-10-07 15:50:13
-
- 凯斯·哈林( Keith Haring),英年陨落的涂鸦大师
-
2025-10-07 15:47:59